常见的技术防范系统包括: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电子巡查系统、防爆安全检查系统等。
一、入侵报警系统。
安装入侵报警系统首先会对潜在入侵者产生一种威慑作用,使其不敢轻易作案;一旦出现了入侵、盗窃等犯罪活动,入侵报警系统能及时发现,及时报警,从而能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重要单位、要害部门安装多功能的入侵报警系统后,可以大大减少保安人员工作强度,既提高了入侵防范的可靠性,又可大幅减少开支,确保保安人员的绝对安全。
l、入侵报警系统的基本组成。
一个完善而有效的技术防范配合人力防范的入侵报警系统的组成,通常是由报警探测器、报警控制器、传输系统、通信系统及警卫力量所组成。
2、相关概念。
(1)入侵报警系统。
入侵报警系统(intruderalarmsystem),是指利用传感器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探测并指示非法进入或试图非法进入设防区域(包括主观判断面临被劫持或遭抢劫或其他紧急情况时,故意触发紧急报警装置)的行为、处理报警信息、发出报警信息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2)防区。
防区(defencearea),是指在一个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中,可以识别或区分出的防范区域或位置。
(3)误报警。
误报警(falsealarm),是指由于意外触动手动装置、自动装置对未设计的报警状态作出响应、部件的错误动作或损坏、操作人员失误等而发出的报警,也就是当没有入侵目标出现,探测器不应该报警却发出了报警信号的现象。
而在某一单位时间内(年、月、数百小时、数千小时等)出现误报警的次数就称为误报率。显然误报率为零是最好的。但实际上,探测器的误报警仍然存在,有的探测器甚至误报率还比较高,这一方面是探测器自身的原因,另一方面是操作使用不当或环境因素的影响而触发的报警。
(4)漏报警,漏报率。
漏报警(leakagealarm),是指风险事件已经发生,而系统未能作出报警响应或指示。入侵探测器在探测到入侵目标时应该报警,但由于种种原因可能会产生漏报警的情况。漏报的次数占应当报警的次数的百分比就称为漏报率。
(5)探测率。
入侵探测器在探测到入侵目标时实际报警的次数占应当报警的次数的百分比就称为探测率。显然,探测率与漏报率之和应等于100%。
(6)防破坏保护。
作为保护其他物品的入侵报警设备,必须具有预防破坏或者被破坏自动报警的能力。具体来讲,防破坏保护包括两个层面,一是防拆保护,即入侵探测器及报警控制器都应装有防拆开关,打开外壳时应输出报警信号或故障报警信号。二是传输线路短路和断路的保护,即当信号传输线路短路、断路或并接其他负载时,应输出报警信号或故障报警信号。
3、常见的探测器。
入侵探测器是用来感知和探测入侵者入侵时所发生的入侵动作和移动动作的设备。入侵探测器是入侵探测系统最前端的输入设备,也是整个报警系统中的关键部分,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报警系统的性能、用途和报警系统的可靠性,是降低误报和漏报的决定性因素。
(1)红外探测器。
红外线是电磁波谱中的一个波段,它处于微波波段与可见光波段之间。利用红外线的基本理论和特点制成的探测器称为红外探测器。红外探测器依据工作原理的不同,可分为主动式红外探测器与被动式红外探测器两种类型。
主动式红外探测器的监控距离较远,可长达百米以上。而且灵敏度较高,通常将触发报警器的最短遮光时间设计成0.02s左右。这相当于人以跑百米的速度穿过红外光束的时间。同时此种探测器还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耗电少、操作安装简便、价格低廉等优点。因此,获得广泛应用。主动式红外探测器用于室内警戒时,工作可靠性较高。但用于室外警戒时,受环境气候影响较大,如遇雾天、下雪、下雨、刮风沙等恶劣天气时,能见度下降,作用距离因此而缩短。同时,因室外环境复杂,有时遇到野生动物闯过,或落叶飘下也可能会造成误报警。一般来说,在室外应用时,最好还是再配合一些其他形式的警戒手段,以确保安全防范的可靠性。
被动式红外探测器可以探测到某一个立体防范空间内的热辐射的变化。当防范区域内没有移动的人体等目标时,由于所有背景物体(如墙、家具等)在室温下红外辐射的能量比较小,而且基本上是稳定的,所以不能触发报警。当有人体在探测区域内走动时,就会造成红外热辐射能量的变化。红外传感器将接收到的活动人体与背景物体之间的红外热辐射能量的变化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经适当的处理后,送往报警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
(2)开关式探测器。
开关式探测器是一种结构比较简单,使用也比较方便、经济的探测器。它是通过各种类型开关的闭合或断开来控制电路产生通、断,从而触发报警的。
开关式探测器又可称为开关式传感器,它的作用就是使前置电路产生断路或短路,从而向报警控制器送去启动报警的开关信号。常用的开关式传感器有磁控开关、紧急报警开关等。
磁控开关(又称磁控管开关或磁簧开关),是由永久磁铁块及干簧管(又称磁簧管或磁控管)两部分组成的。可将干簧管部件安装在固定的门框或窗框上,而将永久磁铁部件安装在活动的门或窗上,这样安装可以避免连接线被长期弯折造成断线,保证磁控开关电路较长的使用寿命。当入侵者强行开门或开窗时,因两部件远离,金属触点断开,即可发出报警信号。
紧急报警开关。当在银行、家庭、机关、工厂等各种场合出现入室抢劫、盗窃等险情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往往需要采用人工操作来实现紧急报警。这时,就可采用紧急报警按钮开关和脚挑式或脚踏式开关。
紧急报警按钮开关安装在隐蔽之处,需要由人按下其按钮,使开关接通(或断开)来实现报警。此种开关安全可靠,不易被误按,也不会因振动等因素而误报警。紧急报警按钮有自锁装置,要解除报警必需要由人工复位。
在某些场合也可以使用脚挑式或脚踏式开关,如在银行储蓄所工作人员的脚下可隐蔽性地安装这种类型的开关。一旦有坏人进行抢劫时,即可用脚挑或脚踏的方法使开关接通(或断开)来报警。要解除报警同样要由人工复位。安装这种形式的开关一方面可以起到及时向保卫部门或上一级接警中心发出报警信号的作用,另一方面不易被犯罪分子觉察,有利于保护银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利用紧急报警开关发出报警信号,可以根据需要采用有线或无线的发送方式。紧急报警按钮可以迅速将危险信号、求救信号发送出去,从而得到迅速、强大的人力防范力量支援,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3)双技术探测器。
双技术探测器又称为双鉴器或复合式探测器。它是将两种探测技术结合在一起,以“相与”的关系来触发报警,即只有当两种探测器同时或者相继在短暂的时间内都探测到目标时,才可发出报警信号。
红外等各种类型的探测器均为单技术探测器,它们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但共同的缺点是:受到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恶劣工作环境下,可因受到各种不同的误报源的干扰而产生误报警。例如,被金属物体反射或门、窗抖动时会引起误报警;飘落下的树叶、小动物等挡住了主动红外探测器的光束会产生误报警;小动物的骚扰或温度较高的热气流会引起被动红外探测器的误报警;汽笛声、环境温度的变化等会引起超声波探测器的误报警等,在某些情况下,误报率甚至相当高。
误报的问题,只有采用双技术复合探测器才可较好地解决。因此目前使用的很多探测器,都是双技术探测器,甚至是更先进的三技术探测器。
4、对报警探测器和系统工作状态的控制。
在用户已完成对报警控制器编程的情况下(或直接利用厂家的缺省程序设置),操作人员即可在键盘上按厂家规定的操作码进行操作。只要输入不同的操作码,就可通过报警控制器对探测器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主要有以下五种工作状态:布防(又称设防);撤防;旁路;24小时监控,不受布防、撤防操作的影响;系统自检、测试状态。
(1)布防状态。
所谓布防(又称没防)状态,是指操作人员执行了布防指令后,如从键盘输入【密码】【#】后,使该系统的探测器已开始工作(俗称为开机),并进入正常警戒状态。
(2)撤防状态。
所谓撤防状态,是指操作人员执行了撤防指令后,如从键盘输入【密码】【#】,使该系统的探测器不能进入正常警戒工作状态,或从警戒状态下退出,使探测器无效(俗称为关机)。
(3)旁路状态。
所谓旁路状态,是指操作人员执行了旁路指令防区的探测器就会从整个探测器的群体中被旁路掉(失效),而不能进入工作状态,当然它也就不会受到对整个报警系统布防、撤防操作的影响。在一个报警系统中,可以只将其中一个探测器单独旁路,也可以将多个探测器同时旁路掉(又称群旁路)。
(4)24小时监控状态。
所谓24小时监控状态,是指某些防区的探测器处于常布防的全天时工作状态,一天24小时始终担任着正常警戒(如用于火警、匪警、医务救护用的紧急报警按钮、感烟火灾探测器、感温火灾探测器等)。它不会受到布防、撤防操作的影响。这也需要由对系统的事先编程来决定。
(5)系统自检、测试状态。
这是在系统撤防时操作人员对报警系统进行自检或测试的工作状态。如可对各防区的探测器进行测试。当某一防区被触发时,键盘都会发出声响。
二、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是安全防范系统的组成部分,它是一种防范能力较强的综合系统。视频监控以其直观、方便、信息内容丰富而广泛应用于许多场合.,
最常用的监控系统是将摄像头与监视器、电脑网络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既可以同步监视,又可录制保存、事后查看的系统,也就是常说的闭路监控系统(closedcircuittelevision,简称CCTV系统)。
1、系统组成。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通常由前端设备、传输设备和终端设备三部分构成。
(1)前端设备。
前端设备包括摄像机及其附属设备(镜头、支架和云台、防护罩以及解码器等),其共同的特点是均安装在远离监控中心的防范区域现场。
摄像设备主要用于将防范区域现场的目标场景拍摄转换成标准视频信号。
摄像机是通过镜头将监视目标成像在图像传感器靶面上。在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中,摄像机一般是指不包括镜头的裸机。因此,在实际使用中需根据应用的具体要求,选择一个合适的镜头与摄像机配套。
云台不仅起到支撑和安装摄像机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扩大了摄像机的视野范围。因而在某种意义上它起到了变一台摄像机为多台摄像机的作用。
解码器是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中的前端接口控制设备,它能够接收视频矩阵切换/控制主机发出的控制信号,实现对云台、镜头等设备的控制。解码器还可分为室内控制型解码器和室外控制型解码器。室外控制型解码器除可控制云台、镜头的动作外,还要控制室外防护罩上的雨刷、除霜加热器等的动作。置于室外的还要求密封、防尘、防水等性能要好。
(2)传输设备。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中,主要的信号有两种:
视频信号。从系统前端摄像机输出的视频信号流向控制中心。
控制信号。从控制中心流向前端的摄像机(包括镜头)、云台等受控对象。流向前端的控制信号一般又是通过没置在前端的解码器解码后再去控制摄像机和云台等受控对象的。
(3)终端设备。
监视器是视频安防监视系统中对前端摄像机摄取的图像进行显示的必不可少的没备。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直观、即时性也正是由它来体现的。
录像没备是专门用来记录视频信号的设备。数字硬盘录像机(DVR)是一种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监控记录没备。以计算机为平台实现监控系统的全部图像处理与控制功能,除了完成多路监视、录像、多画面处理、视频切换、遥控等模拟监控系统能实现的功能外,还具有硬盘存储、快速检索打印、网络传输与控制、密码保护等功能。
矩阵切换主机是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中管理视频信号的核心设备之一。目前,在高速公路、港口码头、车站、银行、邮局、检察院、医院、商场、工厂、矿山、海关、机场、宾馆、学校等领域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中,大都用到了矩阵切换主机。
在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中,视频矩阵切换主机的作用有:使单台监视器(录像机)能够很方便地轮换显示(记录)多个摄像机摄取的图像(产生的视频信号);单个摄像机摄取的图像(产生的视频信号)可同时送到多台监视器上显示(录像机上进行记录);可同时处理多路控制指令,供多个使用者同时使用系统。
2、如何充分利用监控视频。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可以为侦破案件提供线索。涉案监控录像所记录的相关声像信息能够为侦查工作提供大量有用信息,为案件侦破提供有价值的线索。例如,其所记录的犯罪过程、作案手段、案发的时空环境、犯罪嫌疑人所使用的交通工具、作案工具、侵入方式及逃跑方向等,能够为分析案情、划定侦查范围、指明侦查方向提供可靠的依据,其所记录的质量较好的犯罪嫌疑人的个性特征如面貌特征、声纹特征等能直接认定犯罪嫌疑人。同时,视频监控系统的视频资料可以为现场勘查工作提供参考:现场勘查人员可以根据监控录像所记录的相关信息,如犯罪嫌疑人活动的区域、接触的物品等有针对性地进行现场勘查,提取重要的痕迹物证等,从而提高现场勘查工作的效率。
三、出入口控制系统。
入侵报警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入侵行为或者入侵的企图,进行及时的报警。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可以将现场的情况实时传输到监控中心,供保安人员观察;也可以保存以往的视频资料,供事后调查分析。
如何科学区分哪些人有权限开启出入口,哪些人没有权限进出呢,这就需要出入口控制系统。
1、系统功能。
出入口控制系统的功能是对人的出入进行管理,保证授权出入人员的自由出入,限制未授权人员的进入,对于强行闯入的行为予以报警,并可同时对出入人员代码、出入时间、出入门代码等情况进行登录与存储,从而确保安全区域的安全,实现智能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2、系统组成。
出入口控制系统通常由三部分组成:
(1)出入凭证的检验装置。出入凭证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三种:一是以各种卡片作为出入凭证,如磁卡、条码卡、lC卡、苇根卡等。二是以输入个人识别码为凭证,主要有固定键盘及乱序键盘输入技术。三是以人体生物特征作为判别凭证,如指纹、掌形、手背静脉脉纹、视网膜、虹膜等。
(2)出入口控制主机。
出入口控制主机可根据保安密级要求,设置出入门管理法则。既可对出入者按多重控制原则进行管理,也可对出入人员实现时问限制等,对整个系统实现控制,并能对允许出入者的有关信息,出入检验过程等进行记录,还可随时打印和查阅。
(3)出入口自控锁。
出入口自控锁,由控制主机控制,根据出入凭证的检验结果来决定启闭,从而最终实现是否允许出入者出入。
3、系统原理。
由出入凭证识别没备将接收到的信息与设备内预先存储的有关信息进行比较并作出判断,若输入的信息正确有效,门禁控制器将记录该出入信息(如卡号、出入地点及出入时间等),并给门锁发出信号使门锁执行开锁或闭锁工作。
四、电子巡查系统。
l、电子巡查系统的定义。
电子巡查系统是保安人员在规定的巡逻路线上,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向中央控制器发回信号以示正常,如果在指定的时间内该点的信号没有发回中央控制器或不按规定的次序返回信号,系统将认为异常。巡查系统既可加强对保安的规范管理,又可在巡逻人员出现问题或危险时及时发现予以解救。
读卡器或巡查开关(只有授权保安人员可以操作)分布在巡查线路的各点上,保安人员在巡逻时依次输入信息,中央控制器上可以显示巡查人员的当前位置。当出现异常时可警示值班室内其他保安人员。
2、电子巡查系统的构成。
目前,常用的巡查系统其构成较为简单。这种巡查系统是在巡查的路线上,安放若干个“钮扣式lC卡”,巡查人员手持一个“采集棒”,到了巡查点上时,将“采集棒”碰一下“钮扣式lC卡”即采集到该点的巡查数据信息,走完一遍巡查路线后,采集了路线上所有的巡查数据,回到控制室内将“采集棒”插入接收器上,这时计算机就通过接收器将巡查数据存入并检查是否符合巡查要求,同时也能由管理人员通过计算机检查巡查的情况。这种系统由于不用布线,所以在工程上实施起来特别简便,故这种巡查系统经常被实际采用。
电子巡查系统是技术防范中的典型系统,因为没有任何电子技防没备可以取代保安,而保安最主要的安全防范工作就是巡查。电子巡查系统能够有效地对保安的巡查工作进行管理,在欧美发达国家及中国的发达地区被列为安全防范系统里的必备项目。
24小时不间断巡查已成为很多楼盘的宣传卖点,该卖点就需要靠电子巡查系统来监管保征。且电子巡查系统是投资最少,成效最高的技术防范系统。电子巡查系统有效地保证了人力防范的效果,真正做到了人力防范与技术防范的结合,配合有效的实体防范,可以保证防范效果。
技术防范系统是人力防范的补充,只有人掌握了技术防范系统的组成、原理、使用要点和注意事项,才能充分发挥技术防范系统的巨大功能,从而确保保安人员的安全,同时也保证被保护对象的生命和财产安全。